不好聞但不錯喝 – 黑松白鹿清酒 (一口杯)


總結:
·       酒精濃度只有13的輕量負擔
·       口味中規中矩,而且是市面上最便宜的一口杯
·       酒本身品質不錯,代理商的行銷有很大問題,也許是挖到價值低估寶藏的好機會

簡介:
·       酒造:辰馬本家酒造兵庫県
·       原料米:未標示
·       精米步合:未標示
·       酒精濃度:13%
·       日本酒度:未標示
·       酸度:未標示

口感/味道/香氣/外觀:

這款酒聞起來有古酒的香菇味、但不是香味,味道並不好聞。喝的時候層次不多,是標準的清酒味道,而喝下後回韻澀(但不會苦)。就一口杯而言,其價格滿便宜,在台灣買不到100台幣,是所有一口杯當中最便宜的。味道也是所有市面上目前(2016/12/11)最溫和,最中規中矩的一口杯。若要推薦,筆者覺得此款最好喝又最便宜。

瓶身設計相當傳統。以一口杯來說設計絕對比不上月桂冠的PONSHU。它的拉環設計也明白了當告訴你一次就得喝完,酒量再小的就只能浪費了,整體設計而言不算友善也不能稱作精緻,但是以一口杯的方便性來講,它的設計也不醜,容量、包裝都跟其他大廠牌的一口杯一樣,外型設計算是具有平均值水準。

其他:

辰馬本家創立於1662 (日本寬文二年、德川家綱幕府年間,中國的康熙元年,也是鄭成功逝世當年),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但也是年營收達100億日圓的超級財閥。維基百科上雖然說其有名的商標是"黑松白鹿"、部落客女王的旅行文章也有清楚照到辰馬本家工廠掛著"黑松白鹿"的招牌,但其官網首頁與集團名稱皆稱自己為白鹿,因此筆者以為"白鹿"是他們稱呼自己的方式,而"黑松白鹿"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名字。

辰馬本家外觀

白鹿的典故,官網稱從唐「宜春苑中之白鹿」的故事而來。元智大學有一個稱其出處為《明皇別錄》,講的是唐玄宗在芙蓉園發現一隻白鹿,山人王旻說這隻鹿漢朝就有了,毛當中還有一塊宜春園(秦二世胡亥所在處)的牌子,以資證明。筆者以為,酒造應該是相信他們所引述的故事正確性,但該故事卻從未發生過。原因之一是《明皇別錄》在網路上搜尋,找到的是《明皇雜錄》的第三卷書《別錄》,裡面完全沒有鹿的故事。真正有鹿的故事的是《明皇別錄》的第二卷《》,裡面的仙人是張果而不是王旻,牌子放的地方也是鹿的左角之下。唐朝王旻的故事在宋朝的《太平廣記》當中有記載,不過講的故事也跟鹿沒有關,而是唐玄宗請他到京城去吃吃喝喝的故事。元智大學內網頁也只稱《明皇別錄》的那段話是蘇軾"仙都鹿"所引用的典故可能性之一。之一!! 因此,這個王旻與唐明皇與白鹿的故事可能壓根是個無法成書的B級野史,而且仙人 vs 皇帝 vs 祥獸的故事自古以來實在不勝枚舉,酒造官網可能聽到的故事版本,已經是口耳相傳好幾手,有誤差的故事了。更荒誕的是,臺灣的代理商黑松 (與白鹿間沒有直接的關係)在介紹此品牌使用了以下的句子:

"玄宗皇帝認為白鹿的出現是一種祥瑞的象徵,傳至後代,「白鹿」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一種靈獸"

但任何一個會用Google的人都可以查到,從史記、漢書等時代,白鹿就是吉祥的象徵,並沒有等到唐朝玄宗後才成為吉祥物。商人在介紹歷史典故時不善盡責任之作法,實在讓筆者無言。



這款酒從官網看,似乎是他們最基礎的雖然酒標上標了"六甲伏流水"、"宮水仕込"、"蒸米仕込"等等的關鍵字,不過進口商似乎沒有打算把這些關鍵字當作品項的名稱,甚至臺灣的代理連"宮水"、"仕込"、"伏流水"等等的宣傳都沒有,要不刻意低調,要不可能他們還沒想到可以這樣做廣告 (畢竟酒類不是大眾商品)。身為大廠牌,此酒的價格不可能高,也因為其代理商黑松沒有特別作廣告,有些可能不錯的酒會藏身在賣場或是其他販賣便宜酒的通路當中。因此讀者們若是有好奇心與嘗鮮的心理,搞不好可以從這當中挖出一些不錯的好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