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旨味吗?这个由日本人于1907年率先识别并命名的味道、在华人世界中大量存在于酱油以及味精当中,使喜爱中国菜的人,都对这个味道不陌生。在清酒世界,一般认为纯米酿造出来的酒会有自然的旨味,而且因为不加酿造酒精调味、味道也呈现米原来的香味,是搭配亚洲料理的上选,也因此有了纯米酒大赏这个比赛。本篇将介绍这个比赛的内容、公信力、以及对消费者的有用程度。
比赛项目
其实顾名思义,这个比赛比的就是纯米酿制的酒;添加酿造酒精的大吟酿、普通酒都不在评比范围之内。在2010~2011年以前以精米步合来区分比赛项目,不过并不脱离酒税法的规范,到2012之后便简化成只比纯米酒、特别纯米酒、纯米吟酿、以及纯米大吟酿四个比赛项目。这种按照日本酒税法来做分类的方式,比起Sake Competition有Super Premium、全国燗酒コンテスト比热酒而言少了几分创意,但是比起全国新酒评鉴会拿"藏"(酿酒厂)而非酒款来比较,却又比较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这个比赛每年一次,大约在11月的时候公布比赛结果。根据2017年的受赏结果,2018应该会是第10年举办,因此也有一定历史。
特色
在得奖名单上,酒造会直接列出得奖酒的价格。当然与这个比赛销售成分居多有关,不过另一个好处是直接公布了酒的订价,使消费者不容易受到中盘商的哄抬(当然像十四代这种自己哄抬价格的不算,但是十四代并没有参加这个比赛)。不过综观历年得奖品项,价格都在2000日圆以上,纯米大吟酿项目的得奖酒价格动辄都是1万,也不算是对小百姓最友善的数字。
评分方式与评审资格
没写。你没看错,真的没写。依照比赛照片,这个比赛应该还是算盲饮,但是没有讲要比香气、柔顺度、还是任何其他的比赛方式。也十分有可能只是比赛评审觉得好喝就给分,但是这样的评分标准又有可能产生一个评审前后观感不一致的情形,因而多位评审以及评审的资格就很重要。不过这个比赛每年的评审都只有5个人,只有在2010~2012年的时候找了最多30个消费者来评分,所以评分的取向也非常的主观,说是为了某一群人特殊的口感所办的比赛也不为过。
规模与得奖难度
既然每年都是某五个评审,那有的自知不合评审口味的人也就不会自找麻烦。开办比赛的九年当中,最多的参赛数也只有200款,相较于IWC光得奖酒就有一千多款、Sake Competition有1700多款、连玩票的全米日本酒歓评会也有381款,这个比赛的规模实在只能算乡镇级别的小比赛。
不过有一个值的嘉奖的地方,是该比赛的得奖率一直控制在30%以内,比起全国新酒评鉴会金赏率超过50%或是International Wine Competition的近乎人人有奖,纯米酒大赏算是非常严格。
年份
|
审查员数(+后数字为消费者)
|
参赛数
|
得奖数
|
得奖率
|
大赛奖分类
|
2017
|
5
|
199
|
49
|
24.6%
|
纯米大吟酿
|
2016
|
5
|
214
|
49
|
22.9%
|
纯米大吟酿
|
2015
|
5
|
170
|
41
|
24.1%
|
无此奖项
|
2014
|
5
|
146
|
36
|
24.6%
|
无此奖项
|
2013
|
5
|
141
|
36
|
25.5%
|
纯米吟酿*
|
2012
|
5+30
|
124
|
35
|
28.2%
|
纯米大吟酿
|
2011
|
5+5
|
129
|
33
|
25.6%
|
纯米大吟酿
|
2010
|
5+3
|
121
|
33
|
27.3%
|
无此奖项
|
2009
|
5
|
137
|
35
|
25.5%
|
无此奖项
|
*其精米步合度为50%,实际上符合酒税法之纯米大吟酿规格
公信力与有用程度
虽然这个比赛以纯米酒为主,能够制造差异化,但是这个比赛的评比标准没有公开、加上评审每年都是那5个人,有一个还是漫画家,它的主观意识非常强烈,并没有办法取信于所有人。同时日本光酒造就1000多家,只有不到200款的参赛者(其中不乏一间酒造有两款以上参加),绝对不能代表广大的日本酒市场。纵使它的比赛常有"作"、"獭祭"、"梵"等知名品牌参与,比赛样本数依然太少。而且每年的最高奖项全部都是纯米大吟酿,这个要说比赛都是盲饮,笔者还真觉得巧合性太高。
同时,举办这个比赛的フルネット(Fullnet)公司更像是一个同欢性质的玩乐社团:他们举办纯米酒祭的餐会丶发行地酒评鉴书刊丶还有很多清酒部落格文章(内容倒是满有趣的),因此这个比赛的严谨性以及可参考性,笔者是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